“我們不應該被稱為班主任,而應該是班導師。”在化工樓306辦公室内,這句話胡擁軍強調了不下3次。
“所謂主任主任,意思是負主要責任。然而我認為,學生才是責任主體。而班導師主要的責任是引導,要引導學生将責任意識在内心樹立起來。隻有學生自己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是負有最主要責任的,他才能認真地學習,主動地學習。”
胡擁軍是材化院常務副院長,不僅主持學院行政工作,還教書育人,是1508501班的班導師。材化院2017屆畢業生共有244人,其中34人成功考取碩士研究生,考研錄取率高達13.94%。胡擁軍認為,考研取得佳績的背後,是學生們内心的責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在起主導作用。
胡擁軍坦言,相比其他熱門學院和學科的學生而言,材化院學生入學成績可能少了三四十分,學習基礎并不太好,所以學生們入校後整體感覺考研希望渺茫。
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樹立學生主人翁意識,成為材化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内心都希望學習成績好,有好好學習的想法,但就是缺乏鞭策,沒有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下去,良好的學風難以形成。
究竟該如何着手?經大大小小的院系會議商讨後,材化院院領導和教師們達成共識:進行“洗腦”般的思想動員,增強教師的“使命意識”,建立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作為推動内因起作用的外因,這三點必不可少!”胡擁軍說。
在材化院,号召努力學習的思想動員會無處不在。政治學習時,所有的班主任都會到位,利用政治學習的機會,在學習結束後做思想動員。尤其是學生考研的毅力不強,班主任就會深入到學生中間,反反複複進行激勵動員,用話語打動他們。
“就像‘洗腦’一樣,輪番轟炸,讓他們樹立起責任意識。”胡擁軍就是思想動員的一把好手。據1508501班學生陳浩文回憶,胡擁軍說得最多的,就是“人生接力賽論”。“人生是一場接力賽。你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父親從爺爺手中接過接力棒,而你也要将接力棒傳到你的下一代手中,所以你不僅不能掉棒,而且還要加速傳遞。因為,通過你的努力,可能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這就是責任意識,也是胡擁軍心目中營造良好學風的關鍵因素。
教師也要有使命感,才能培養出好學生。在材化院的教師隊伍中,有這樣一個信念:至少要帶出一屆非常優秀的班集體,這樣個人哪怕退休後也能有引以為豪的談資。胡擁軍曾擔任0708101班班主任,這個班有17位同學考取了研究生,成為了胡擁軍的談資。“談資”的獲得,看似容易,實則與教師的“使命意識”息息相關。“教師有使命感,才會把學生挂在心頭,才能培養出好學生。除了幾位新進的年輕教師外,差不多材化院所有的老師都有他們的談資了。”胡擁軍欣慰地說。
賀國文也是有使命意識的教師代表。作為1308102班班主任,考研初試成績出來後,好幾位學生雖然進了複試,但優勢并不大,他心急得很。因此,在為學生做好複試指導的同時,賀國文親自前往好幾所高校,做好溝通工作。最終,這幾位分數靠後的學生都順利地考上了研究生。
“以前,連我班上的學生碰到困難,都會先想到賀國文老師。因為在學生心目中,賀國文是有很高地位的。而在賀國文心中,學生的地位也很高。”胡擁軍解釋道,像賀國文一樣關愛學生的教師,在材化院并不是孤例。
因為,材化院有一支優秀的班主任隊伍,為學風建設保駕護航。材化院的院領導全部都是班主任:副書記鐘桐生是1508502班班主任,副院長劉石泉是1508401班班主任,黑茶研究基地主任龍立平是1308303班班主任,而1508501班,就是胡擁軍擔任班導師的班級,是他連續帶的第三屆學生。
今年3月份,胡擁軍做了一項嘗試,在他引導的班上,讓每一位學生簽訂了個人責任狀,并給每位家長打電話告知。
粉紅色的《1508501班個人責任狀》上寫着:經過大學一年多的學習和思考,本人深刻認識到大學四年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認識到前途命運都得靠自己去努力争取。為更好地督促和鞭策自己,本人鄭重向家長、班導師和全班同學承諾,從即日起,我将更加積極向上,認真學習,努力拼搏……
除了每一位學生鄭重地在“責任人”處簽下自己的名字外,學生家長的姓名和三位監督人的姓名也被簽在責任狀上。
責任狀的背面,印着幾行《班導師寄語》:
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
感覺自己累,說明你在走上坡路;感覺無聊放松,說明你在走下坡路!
不要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年輕人享受當下,必以未來幸福為代價!
遇到困難不拼搏就退縮,是懦弱無能的表現。男人存在的價值就在于去攻堅克難!
大學幾年的放縱,換來的可能是一生的卑微和無力……
如今,個人責任狀的簽訂正在材化院各個班級鋪開。而《班導師寄語》也被副書記鐘桐生上傳到了學院的教師群内,供大家學習。
“我們學院的學生并不是最優秀的,但他們肯努力學,老師們肯用心教,用心帶,這樣一來,學風就好了嘛!”胡擁軍說完,微微一笑。(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