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城院團發〔2014〕11号
關于組織開展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
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各學院團總支: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校園内營造濃厚的科技文化氛圍,同時為湖南省第十一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選拔優秀作品,學校決定開展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時間:2014年9月—2015年4月
二、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勇于創新、全面發展、迎接挑戰。
三、參賽對象:在籍全日制本專科學生
四、競賽過程
2014年9月,校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以下簡稱“挑戰杯”競賽)啟動,由立項申報、項目實施、學院初評、學校複評、決賽答辯、展示推報六個階段組成。
1.申報立項階段(2014年9月-11月)。各學院廣泛宣傳發動,向師生征集“挑戰杯”競賽選題,指導開展立項申報活動。校團委對立項申報書進行初審,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确認立項作品名單。
2.項目實施階段(2014年11月-12月)。校團委将對立項作品負責人進行培訓;項目作品立項,各學院組織、支持、監督立項團隊的項目進展,及時溝通信息。各立項團隊根據研究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研究,為初評作準備。學校鼓勵各項目通過各種方式,擴大作品社會影響。
3.學院初賽階段(2014年12月上旬)。各參賽團隊上報作品至院團委,學院組織專家對申報作品進行初評,提出修改意見。各院經過初評,将作品向校團委推薦參加複評。
4.學校複賽階段(2015年1月上旬)。校團委依實際情況對參評作品進行一定分級和分組,并按相應評分标準,聘請專家進行書面複評和複審答辯,确定入圍決賽答辯作品名單。作品的形式審查由第一作者所在的院系完成。校團委有權進行複查,一旦發現不合格者即取消其參賽資格。
5. 決賽答辯階段(2015年3月上旬)。校團委聘請專家進行書面評審和決賽答辯,并提出獎勵名單。獲獎作品将成為我校參加湖南省“挑戰杯”競賽的重點考察對象。
6. 展示推報階段(2015年3月中旬-4月上旬)。在學校展出所有獲獎作品,對作品進行進一步指導,提升作品質量,并最終确定參加省賽作品名單。
五、實施細則
(一)作品要求
1.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生。科技發明制作類分成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産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
2.參賽的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含調查報告、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為黨政領導部門、企事業單位所做的各類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和咨詢報告,同時附上原件及采用單位使用證明的複印件和有關鑒定材料。
3.參賽作品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凡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者必須全部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曆最高的作者劃分至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類作品進行評審。
4. 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申報日以前一年内(2013年7月1日後)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等不在申報範圍之内。
上年度在省級學生科技競賽獲獎作品原則上不能申報,但作品修改面達30%以上,可繼續申報參賽。
5.大學生創新性項目、“與挑戰同行”暑期調研計劃作品無需參加立項申報,成果直接參加學院初評,計入學院申報數量。
6.對參賽作品形式的規範。所有參賽作品的有關資料都必須是中文的(發表作品為外文或少數民族文字者,要附有漢語文本),以四号楷體字打印在A4紙上(文章版面尺寸14.5cm×22cm);作品中不可含有作者及指導教師相關信息,否則将被取消複評資格。人文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每篇論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調查報告在15000字以内。發明制作類作品申報時必須附有研究報告,并提供圖表、曲線、實驗數據、原理結構圖、外觀圖(照片)等。鑒定證書和應用證書也可一同附上。
7.參賽作品必須聘請指導教師。有興趣、有專長的但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我校教職工也可擔任指導教師;鼓勵我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非本校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經所在學院允許,方可擔任指導教師。
8.參賽作品必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或教研組)推薦,經推薦者所在單位确認。
9.參賽作品應突出科學性、先進性和現實意義。從實際出發,側重解決社會生産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二)申報要求
1.參賽團隊應在本屆比賽的文件中下載統一的表格、封面模闆(其中的内容和格式不得修改),表格内容應填寫完整,字體、字号、行距、段間距應符合統一要求。競賽期間遇到問題,請與所在學院團委科創部聯系。
2.各階段上交材料安排:
立項申報階段:11月20日(周四)前,上交立項申報書(附件1)一式一份、統計表(見附件)一份;
學院初評階段:12月30日前,各學院上交初評總結一份;
學校複評階段:2015年1月10前,上交統計表(見附件)一份、作品申報書(見附件)一式一份、參賽作品一式一份,其中作品申報書和參賽作品須分别裝訂;
以上材料均需提供電子文檔,由各團總支彙總打包成壓縮文件,統一發送至校團委郵箱:hncytw@163.com。電子文檔與紙質材料内容要保持一緻,不得變動。申報材料應由各團總支統一報送,校團委不受理個人申報。
六、工作要求
(一)各學院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積極争取學院黨政領導和專業教師的大力支持,大力開展宣傳發動和指導工作,及時上報工作材料,确保活動順利開展。
(二)各學院要按照“按需設項、據項設團、雙向受益”的工作原則,結合學院特色選拔各專業的學生組建團隊,鼓勵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組隊,注重突出作品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三) 各學院要安排具體人員進行負責,同時指導、幫助學生按要求嚴格履行申報手續;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技術和物質、資金支持,幫助學生努力提高參賽作品的規範與質量。
附件:
1.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立項申報書
2.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書
3.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申報立項統計表
4.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參賽作品統計表
共青團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委員會
二○一四年九月十八日
附件1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
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立項申報書
作品名稱:
學院年級:
作 者:
指導老師:
類别: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科技發明制作A類
□科技發明制作B類
年 月
将選擇的類别用√代替□
項目名稱 |
|
個人作品 □ |
團隊作品 □ |
所屬學科 |
|
申請人或團隊 |
姓名 |
|
|
|
|
|
學院 |
|
|
|
|
|
年級 |
|
|
|
|
|
第一作者 |
|
所在學院 |
|
聯系 電話 |
|
導師 |
|
職務/職稱 |
|
聯系 電話 |
|
|
|
|
|
|
|
申 請 理 由 |
項目實施條件(申請人或團隊條件、導師條件、設備條件等) |
申 請 理 由 |
項目實施計劃(步驟、方案、時間安排等,若頁面不足此頁可重複) |
項目 創新 點 |
|
預 期 價 值 和 成 果 |
|
第 一作 者 确 認 |
簽名: 年 月 日 |
導 師 意 見 |
簽名: 年 月 日 |
團總支 意 見 |
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
校 團 委 意 見 |
簽字蓋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附件2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大學生
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作品申報書
作品名稱:
學院年級:
作 者:
指導老師:
類别: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科技發明制作A類
□科技發明制作B類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成果直送作品
年 月
将選擇的類别用√代替□
說 明
1.申報者應在認真閱讀此說明各項内容後按要求詳細填寫。
2.申報者在填寫申報作品情況時,需根據個人項目或集體項目情況填寫A1或A2表,根據作品類别(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分别填寫B1、B2或B3表。所有申報者可根據情況填寫C表。
3.表内項目填寫時一律打印,此申報書可複制。
4.學術論文、社會調查報告及所附的有關材料必須是中文(若是外文,請附中文本),請以4号楷體打印在A4紙上,附于申報書後,字數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5. 其它參賽事宜請向校團委辦公室咨詢。
A1.申報者情況(個人項目)
說明:1.必須由申報者本人按要求填寫,申報者情況欄内必須填寫
個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分團委意見簽章視為對申報者情況的确認。
申報者情況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學院全稱 |
|
專業 |
|
現學曆 |
|
年級 |
|
學制 |
年 |
入學時間 |
|
作品全稱 |
|
畢業論文題目 |
|
通訊地址 |
|
郵政編碼 |
|
單位電話 |
|
合作者情況 |
姓 名 |
性别 |
年齡 |
學曆 |
所在單位(學院全稱) |
|
|
|
|
|
|
|
|
|
|
資 格 認定 |
團總支 意見 |
是否為正式注冊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職的我校中國學生(含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學号為: (部門蓋章) 年 月 日 |
院、系負責人或導師 意見 |
本作品是否為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 □是 □否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
校團委 意見 |
本作品是否通過格式審查合格 □是 □否 (蓋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A2.申報者情況(集體項目)
說明:1.必須由申報者本人按要求填寫;2.申報者代表必須是作者中學曆最高者,其餘作者按學曆高低排列;3.本表中的分團委意見簽章視為對申報者情況的确認。
申 報 者 代 表 情 況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院系全稱 |
|
專業 |
|
現學曆 |
|
年級 |
|
學制 |
年 |
入學時間 |
|
作品全稱 |
|
論文題目 |
|
通訊地址 |
|
郵政編碼 |
|
單位電話 |
|
其 他 作 者 情 況 |
姓 名 |
性别 |
年齡 |
學曆 |
所在單位(學院全稱)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 格 認 定 |
團總支 意見 |
是否為正式注冊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職的我校中國學生(含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學号為: (部門蓋章) 年 月 日 |
院、系負責人或導師意見 |
本作品是否為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 □是 □否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
校團委 意見 |
本作品是否通過格式審查合格 □是 □否 (蓋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B1.申報作品情況(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說明:
1.必須由申報者本人填寫;
2.作品分類請按作品的學術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學科領域填寫;
3.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作品全稱 |
|
作 品 分 類 |
( )A.機械與控制(包括機械、儀器儀表、自動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築等) B.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電信、通訊、電子等) C.數理(包括數學、物理、地球與空間科學等) D.生命科學(包括生物、農學、藥學、醫學、健 康、衛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學、化 工、生态、環保等) |
作品撰寫的 目的和基本 思路 |
|
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
作品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
學 術 論 文 文 摘 |
|
作品在何時、何地、何種機構舉行的會議或報刊上發表及所獲獎勵 |
|
請提供對于理解、審查、評價所申報作品具有參考價值的現有技術及技術文獻的檢索目錄 |
|
申報材料清單(申報論文一篇,相關資料名稱及數量) |
|
B2.申報作品情況
(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
說明:必須由申報者本人填寫。
作品全稱 |
|
作品所屬 領 域 |
( )A哲學 B經濟 C社會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
作品撰寫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
作品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
|
作 品 摘 要 |
|
作品在何時、何地、何種機構舉行的會議或報刊上發表登載、所獲獎勵及評定結果 |
|
請提供對于理解、審查、評價所申報作品,具有參考價值的現有對比數據及作品中資料來源的檢索目錄 |
|
調查方式 |
□走訪 □問卷 □現場采訪 □人員介紹 □個别交談 □親臨實踐 □會議 □圖片、照片 □書報刊物 □統計報表 □影視資料 □文件 □集體組織 □自發 □其它 |
主要調查 單位及 調查數量 |
省(市) 縣(區) 鄉(鎮) 村(街); 單位 郵編 姓名 電話 ; 調查單位 個, 人次 |
B3.申報作品情況(科技發明制作)
說明:1.必須由申報者本人填寫;
2.本表必須附有研究報告,并提供圖表、曲線、試驗數據、
原理結構圖、外觀圖(照片),也可附鑒定證書和應用證書;
3.作品分類請按照作品發明點或創新點所在類别填報。
作品全稱 |
|
作品分類 |
( )A.機械與控制(包括機械、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築等) B.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電信、通訊、電子等) C.數理(包括數學、物理、地球與空間科學等) D.生命科學(包括生物、農學、藥學、醫學、健康、衛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學、化工、生态、環保等) |
作品設計、發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創新點,技術關鍵和主要技術指标 |
|
作品的科學性、先進性(必須說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技術特點和顯著進步。請提供技術性分析說明和參考文獻資料) |
|
作品在何時、何地、何種機構舉行的評審、鑒定、評比、展示等活動中獲獎及鑒定結果 |
|
作品所處 階 段 |
( )A實驗室階段 B中試階段 C生産階段 D (自填) |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
□實物、産品 □模型 □圖紙 □磁盤 □現場演示 □圖片 □錄像 □樣品 |
使用說明及該作品的技術特點和優勢,提供該作品的适應範圍及推廣前景的技術性說明、市場分析和經濟效益預測 |
|
專利申報情況 |
□提出專利申報 申報号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 □已獲專利權批準 批準号 批準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專利申請 |
|
|
|
C.當前國内外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說明:1.申報者可根據作品類别和情況填寫;
2.填寫此欄有助于評審。
附件3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申報立項統計表
院系(蓋章):
序号 |
作品名稱及類型 |
第一作者 |
學院年級專業 |
聯系方式 |
指導老師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表格中填寫的内容為舉例說明,不做為實際申報項目信息,各院系在填報時可将該信息删除;
2、作品類型用代碼表示,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代碼為“N”,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的代碼分别為“S-R”和“S-P”、科技發明制作類A、B兩類的代碼分别為“T-A”和“T-B”;
3、指導教師需注明職稱;
4、請在備注欄中注明該項目團隊成員最高學曆,如“學士”;另外,推薦資助項目也請在備注中注明,如“推薦資助”。
附件4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第七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參賽作品統計表
院系(蓋章):
序号 |
作品名稱及類型 |
第一作者 |
學院年級專業 |
聯系方式 |
其他作者 |
指導老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表格中填寫的内容為舉例說明,不做為實際申報項目信息,各院系在填報時可将該信息删除;
2、作品類型用代碼表示,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代碼為“N”,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的代碼分别為“S-R”和“S-P”、科技發明制作類A、B兩類的代碼分别為“T-A”和“T-B”;
3、其他作者指除第一作者之外的作為,須簡單注明該作者所在院系;指導教師需注明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