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54756/answer/19770922
一、專碩與學碩的區别
專業碩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脫産(周末上課)和脫産(全日制)兩種,09年以前應屆畢業生不能考,隻有工作兩年之後的人才可以考,不過09年的時候應屆畢業生可以從學術碩士調劑到專業碩士。以前的專業碩士隻有學位證沒有學曆證,也就是說你的學曆還是本科學曆。隻是有個碩士的學位而已。如果單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沒法去,因為你沒有學曆證。09年國家開始招收應屆畢業生能考的專業碩士,有學曆,也有學位,也就是所謂的雙證。
全日制專業碩士即學術型碩士是和普通的碩士一起參加全國統考!隻是考試科目不一而已,具體科目有什麼不一樣,請參看自己報考學校的招生簡章。必須提醒的是,專業碩士畢業後和學術性拿到的畢業證書是一模一樣的。
但是學位的話,請注意了,不是“專業碩士”這四個字眼!而是分類的,專業碩士是個統稱。它包括“工程碩士,建築學碩士,法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等等。所以根據你的專業,拿到的學位就是相對應的。比方說你是“結構工程”的專業碩士,那麼你拿到的學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碩士”。你是建築學的專業碩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築學碩士”!不是“專業碩士”字眼!!特此提醒!學術性的話,學位證書就是“工學碩士”等等!從學制來說,專業碩士一般隻要求2年即可畢業,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實習期,重視操作能力;而學術型基本上以學習理論為主,學制一般為3年。
專碩和學術型碩士(科學型碩士),在校的主幹課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生活、學習與導師培養方式等等都沒太大區别!
在校期間有四點區别的是:
1、三助申請的崗位有區别,專碩的比較少;
2、專碩研二要外出實習半年至一年(每個學校視自己情況而定)。這是必修的課程。(但是如果導師有項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着導師做);
3、畢業論文,專碩既可以做學術型的論文,也可以做工程實例型的;
4、專碩不能直博,考博正常。
至于就業,通過最新的統計資料來看,擁有雙導師制(除了擁有與學碩相同的學術導師之外,專碩的學生還擁有一名校外的在社會上頗具實力的專業性的實習導師,很多時候通過實習導師的幫助,專碩的學生通常能夠獲得較多的推薦的實習機會以及在找工作的時候也能得到實習導師的很多幫助)的專碩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要好于學碩的畢業生,因為與學碩的畢業生相比,專碩的畢業生在校期間實習機會以及專業能力會更加側重。
總結:對于工科類的來說,外出的實習不乏為一件好事情。但最後還要靠自己的考慮,和導師的态度!
以前和以後的招生區别:
1、09年,是一條線,大家一起複試,将錄取的人定下來後,再将排名靠後的人安排成專業碩士
2、10年及其以後。分兩條線,分别招收!根據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專碩的報考情況由初始的較為冷清已經發展為愈加的火爆,尤以MPAcc(會計專碩)為甚。
其他事項說明:
1、專業碩士是個統稱,除去以前非全日制,非脫産的來說還有一部分,也是有雙證的,社會認可度也比較高的。比如:法碩,MBA,MPAcc,MAud等,這些都是專業碩士。
2、09年的添加的很多新的方向的專業碩士。一般情況下的學費都是10000以上,有 A和 B類獎學金之分。但是随着2014年學碩也收費的政策出台以後,學碩和專碩以後一樣都是自費的方式。
3、今年開始國家按照政策會轉變專碩和學術性的比例,未來的趨勢是專碩将占據研究生招生比例的重中之重,所以10年開始就已經有保研保成專業碩士的了。
4、每個學校的獎學金政策不同,其他學校其實沒有什麼三助崗位,隻要研究生,就每人每年有6000的助學金。
總結:名校的專業碩士還是很值得讀的。借着這個牌子還是很好的。其次,要自己多學東西,提高能力。畢竟社會上是靠能力吃飯的!
二、學術型碩士 vs專業型碩士在有相同的領域,誰更強?
國家的新政策,現在助學金全日制專業碩士也有了,獎學金大部分也有了,國家規定必須有,隻是政策剛下來各個學校的配套還沒跟上,學費也一樣了,而且有半年以上的實習實際上是個優勢(但是,10年湖南大學的專業碩士除了保研的學生有獎學金,其他同學都為自籌)正如你所說,國家的新政策是全日制專業碩士的獎助學金也有了,學費也一樣了。而且國家是打算一步步減少學術型碩士,增加專業型碩士,最終達到專業型:學術型為7:3,在不讀博士的情況下讀全日制專業型碩士有大得多的優勢,而讀博的情況下是學術型好,因為國家就是打算把學術型當做讀博的中間跳闆。
好端端的幹嘛減少學術型,增加專業型?擺明就是以往的學術型碩士培養方式不好,國家要換個更好的培養模式嘛,哪有越換越差的道理?專業型的優勢在于沒有論文的要求,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搞工程研究和應用研究,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而且學校在抓緊跟企業合作,在有好的實習單位的時候明顯會優先分給專業型的碩士。另外,在同樣是雙證的情況下,以往也都是專業型大勝學術型。
例如:專業型的 MBA明顯認可度比學術型的管理學要高;專業型的臨床醫學認可度比學術型的醫學碩士要高(很多醫院都是隻認臨床醫學);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認可度也是比會計學術學位要高
什麼是專業學位?專業學位有哪些特點?
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對于學術性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基礎,并适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學位與學術性學位處于同一層次,培養規格各有側重,在培養目标上有明顯差異。學術性學位按學科設立,其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而專業學位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授予學位的标準要反映該專業領域的特點和對高層次人才在專門技術工作能力和學術能力上的要求。專業學位教育的突出特點是學術性與職業性緊密結合,獲得專業學位的人,主要不是從事學術研究,而是從事具有明顯的職業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師、醫師、教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學位與學術性學位在培養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學方法、教學内容、授予學位的标準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我國專業學位的基本情況如何?
我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建設,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己基本形成了以碩士學位為主,博士、碩士、學士三個學位層次并舉的專業學位體系。目前我國設置了19種專業學位,即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教育碩士、博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藝術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工程碩士,建築學學士、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博士,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口腔醫學碩士、博士,公共衛生碩士,會計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軍事碩士專業學位。
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國專業學位教育已累計招生86.5萬人,其中學曆教育招生24.6萬,占專業學位總體招生數的28.4%;在職攻讀招生61.9萬,占專業學位總體招生數的71.6%。目前我國參與專業學位教育的院校總數為431個,占我國博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總數的60%。可以說,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四、目前國外專業學位教育的情況如何?
西方很多國家在專業學位教育上起步較早,發展非常迅速。
以英、美為例:
美國是世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二戰後美國專業研究生教育經曆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規模不斷擴大,種類不斷增加,目前已經成為美國研究生教育的主體。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層次與學術性研究生學位層次對應,也分為專業碩士和專業博士兩個層次。在博士研究生層次,全美有500多個學科領域可授予博士學位,除傳統的哲學博士(PHD)以外,有56種博士專業學位,10種第一職業學位。在碩士層次,專業性碩士學位種類衆多,其中,建築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教育碩士、藝術碩士、圖書館科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科學碩士、社會工作碩士等專業碩士培養規模非常大。
到90年代,美國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的比例已占整個碩士學位獲得者人數的55%以上。哈佛大學2001-2002年度授予學位總數為6791個,其中學術性學位2438個,占36%,專業性學位4353個,占64%。從美國社會來看,很多行業把碩士專業學位看作是進入行業、個人發展提升的重要依據,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護理等領域。
英國碩士和博士層次也都按研究型和專業型兩個導向來培養。根據英國教育統計機構的統計數據,2003年至2008年期間,英國每年授予的課程型研究生(Postgraduate taught)(專業學位)學位數占授予研究生學位總數的比重平均為75%左右。
五、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目前,我們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已達40多萬人,從碩士研究生就業趨勢來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會實際領域。同時,随着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願望。
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培養目标比較單一,人才培養的适應性不強,學術性碩士研究生規模過大,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規模過小,僅占碩士學位的10%;同時,專業學位類型和涉及職業領域還比較少,在職攻讀專業學位比例較大、全日制攻讀比例過小,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嚴重影響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該抓住機遇,盡快地、堅決地予以扭轉。要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關注研究生就業去向,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實現研究生教育的分類培養,結構優化;運用“統籌兼顧”的方法,實現應用型與學術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共同發展。優化碩士研究生招生結構,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标,積極推進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加強應用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力度,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有效銜接。
六、當前,專業學位教育在招生對象、培養模式、學習方式上有哪些特點?
專業學位類型有很多種,根據專業特點和職業性質,不同專業學位在招生對象、培養模式和學習方式上,有很大不同。有的專業學位招收對象需要有一定工作經驗,如工商管理碩士(MBA),其培養目标是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教學方式是研讨式、案例分析、團隊合作等,要求學習者要了解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具有直接的感性經驗,問題導向式學習。一般而言,管理類的專業學位都要求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一定的閱曆,這一類專業學位招收對象不面向應屆畢業生,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而有的專業學位,如翻譯碩士,其培養目标是具有較強的雙語交流能力和綜合的文化素養,在教學環節強調口譯筆譯實踐,加強翻譯實踐能力,其學習過程,就是實踐過程,因此,這類專業學位可以面向應屆生招生。
由于在1999年以前,我國碩士研究生規模較小,而且主要是為教學科研崗位培養學術性人才,因此,當時的專業學位教育主要針對的是已經工作的在職人員,滿足他們在職提高的要求。為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開通了在職人員攻讀專業學位教育的渠道,實施非全日制培養,大大地滿足了社會在職人員學習提高的願望。但專業學位教育不僅僅是要滿足現有在職人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吸引優秀生源,調整優化碩士研究生培養結構,成為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主體,成為高層次人次培養的重要方面。因此,專業學位教育有雙重任務,一個是吸引優秀應屆畢業生,實施全日制學習方式,培養實踐部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另外,就是面向在職人員,開展非全日制學習方式。兩種模式,兩種學習方式,兩種招收對象,但培養目标相同,都同等重要。
七、2009年結構調整的意義。
為适應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形勢對研究生教育結構轉變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從2009年開始,除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的項目管理方向、公共衛生碩士、體育碩士的競賽組織方向、藝術碩士等管理類專業和少數目前不适宜應屆畢業生就讀的專業學位外,其他專業學位面向應屆畢業生招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行全日制培養。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教育正處于發展的大好時機,我們要抓住機遇,采取措施,積極促進專業學位教育較快地發展。由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結構正處于調整和轉型時期,職業分化愈來愈細,職業種類愈來愈多,技術含量愈來愈高,社會在管理、工程、建築、法律、财經、教育、農業等專業領域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專業學位教育所具有的職業性、複合性、應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漸地為社會各界所認識,其吸引力定會不斷增加。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規模必須相應有較大的發展。
所以,增加招收一定數量的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就業問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就業競争力,而且是要通過一定的增量,促進完成研究生培養結構的調整,激活碩士研究生結構調整的閥門,進而發出結構調整的明确信号,進而進一步促進研究生存量的調整。因此,這次結構調整是重新定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标,使得碩士研究生培養更加密切地滿足社會的需求,從世界研究生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的現實出發,逐漸将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實現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曆史性轉型和戰略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