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讀懂中國”活動的意義和要求

作者: 時間:2019-04-02 點擊數:

 

開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    

讀懂中國活動的意義和要求    

   

讀懂中國是一個網絡熱詞,一些外國政要和境外媒體合編了一本書叫《讀懂中國》,我國也在近幾年舉辦了三次讀懂中國議。外國人對中國這麼急切讀懂,我們下一代更應真正了解中國。  

教育部關工委讀懂中國活動和湖南省教育廳關工委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讀懂中國活動安排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形式、重要平台,對當代大學生進一步深刻感受中國的曆史性變革和偉大成就,深切感悟中國共産黨的曆史擔當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堅定跟着中國共産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自覺性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開展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的讀懂中國活動,意義更加深遠。  

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要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于整個活動中,讓青年一代大學生在活動中切身感受到身邊五老參加革命鬥争、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學校發展的奮鬥曆程、感人事迹和真實感悟,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活動的關鍵是五老和學生的互動,要采取老少結對的方式,組好活動團隊,選好五老,講好故事,讓學生在互動中切身感受五老的堅定信仰、人格魅力、高尚情操、報國情懷,從而觸動内心,激發情感。  

如何開展讀懂中國活動,我講四點意見。一是要把讀懂中國活動作為開展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抓牢抓實,推進活動常态化。按照文件要求讀懂中國活動結合黨和國家發展曆程重要節點,每年一個主題2018各相關部門、各學院要充分認識活動的重要意義,提前做好謀劃,整體部署,借勢借力,并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自覺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統中去,主動融合、主動對接。二是要結合我校實際,聚焦主題,充分利用優勢資源,深入挖掘湖南精神,體現湖南風格突出我校辦學鮮明特色。活動要聚焦、細化我和我的祖國主題,精心挑選有代表性的五老人員(附名單),組織青年大學生與他們面對面訪談,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堅定四個自信,牢記立德樹人使命。(演示具體示例)三是要重視宣傳,擴大活動影響面。各相關單位要利用好校内各種媒體,注重調動大學生主動參與,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活動,達到以點帶面”“參與一個,受益一方的效果。四是要做好協同配合,嚴把活動政治觀、主題關、内容關和微視頻、征文作品标準關。各相關單位要通力合作,各負其責,勇于探索創新,打造出我校活動的品牌和特色,提升我校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五老人員”推薦示例  

   

謝竹藩,1924年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名譽所長。  

 194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1947—1971年曆任北京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内科醫師、講師、副教授、副主任;1971—1987年任中醫科主任、教授;1987—1995年任北京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内科分會主任;從1985年起曾11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臨時或短期顧問;美國國立衛生院醫學顧問;美國洛杉矶加州大學東西醫學中心高級顧問。  

  謝竹藩教授是中西醫結合學界奠基人之一。是在中國使用心電圖機和心電圖診斷的先驅,開創了皮膚腎髒穿刺診斷技術和針灸療效機制實驗研究。在内科腎髒病的實驗研究、中醫内科基礎理論,特别是中醫寒熱辨證的本質、中西醫學的哲學思想、方法論及内科的診斷和治療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是中醫藥國家交流領軍人物。主編出版多部中醫英語詞典,如《漢英醫學大詞典》《漢英中醫藥分類詞典》《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英譯》等;用英文寫作出版《中醫學講義》《中醫内科學》《實用中醫學》《中醫學導論》等多部著作。  曾獲科技進步獎3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2017年被評為第三屆首都國醫名師  

   

   

微視頻主創團隊介紹(示例)  

指導教師:   | 中國傳媒大學關工委秘書長  

導演:林振瀚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方向)專業2015級本科生  

策劃:呂培銘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7級碩士生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媒體策劃專業2017級碩士生  

        林振瀚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方向)專業2015級本科生  

        趙雅麗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2017級碩士生  

撰稿:趙雅麗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2017級碩士生  

        呂培銘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7級碩士生  

         林振瀚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方向)專業2015級本科生  

拍攝:金潤北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6級本科生  

           呂培銘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7級碩士生  

制片:林振瀚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方向)專業2015級本科生  

數字影像工程:金潤北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6級本科生  

   

剪輯:林振瀚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方向)專業2015級本科生  

        金潤北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6級本科生  

        呂培銘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7級碩士生  

後期:金潤北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2016級本科生  

解說:李元豪 |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2015級本科生  

資料:   | 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媒體策劃專業2017級碩士生  

配樂:林振瀚 |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方向)專業2015級本科生    

   

     

     

讓中醫走向世界(征文示例)  

     有人說,中醫是文化,西醫是科學;中醫是抽象的,西醫是具體的。然而,有一位醫學專家,學貫中西,率先開創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并把傳統中醫推廣到海外,他就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謝竹藩教授。  

     到現在為止,謝老已從醫70多年。  

     他最開始是學習西醫的,勇追一流、敢為人先,是他的模樣。  

     讀書謝竹藩要讀一流的學校,跟一流的導師。1940年,年僅16歲的他考入燕京大學學習醫學。太平洋戰争爆發後燕京大學停辦,謝竹藩就讀于北大醫學院,由吳階平老師親授指導。我們采訪時,這位老人仍珍藏着燕大時期的作業,他顫顫巍巍的手指下,花體英文清晰整潔。  

     從醫他要做一流的醫生、一流的科學家。1948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贈送北大醫院國内唯一的一台心電圖機,謝竹藩也成為中國給病人用心電圖診斷的第一人,他曾到中南海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多位中央首長做心電圖檢查;60年代初,謝老在國内率先開展了經皮膚腎髒穿刺活體檢查,有效解決了痛風性腎病這些疑難雜症的診斷問題,再一次成為這一領域的先驅。  

     學中醫,謝老也要做一流的中醫大家。  

     60年代那個艱苦的時期,他随6.26醫療隊赴甘肅民樂縣農村。那時候農村醫療資源匮乏、環境惡劣,隻能就地取材。在有限的條件下,謝老盡己所能,使用經濟的中醫針灸和草藥,為當地農民解決了不少問題。我們聽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謝竹藩接到一位患呼吸道感染兼心力衰竭的幼童,孩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當地醫生用了各種辦法仍然束手無策,當時的謝竹藩運用中醫療法,不言放棄,居然奇迹般地從死神手中搶回了孩子的生命,當地淳樸的農民感謝他,用敲鑼打鼓送來活羊的方式來表達謝意。這件事轟動了整個醫療隊。也因此,他回北京編寫了《農村衛生工作隊醫療手冊》,這本書緊密結合臨床,收錄了很多經濟、簡單而有效的中醫藥物及針灸療法,對當時全中國農村醫療發揮了極大的指導作用。謝竹藩用實際行動诠釋了大醫精誠、醫者仁心。  

      改革開放後,國門打開,謝竹藩成為中西醫結合研究探路人,力行推廣中醫的代言人。   

     1981年,謝竹藩赴美講授中醫針灸。美國醫學界對中醫持有懷疑态度。受過嚴格的中西醫理論和實踐訓練、精通中醫的謝竹藩,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播針灸理療。他的授課一度轟動加州醫學界,加州政府特向他頒發嘉獎令,指出他在東西方文化的隔閡之間架起了橋梁,使兩種醫學體系能夠相融。  

     40年前,謝老開始從事中醫藥名詞術語的英譯工作,主編多部專著和詞典,成為中醫藥名詞術語英譯領域的領軍人物。他曾11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顧問,多次建言獻策,為中醫藥國際傳播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讓中醫走向世界,是謝竹藩的自信,也是他的理想——用一生踐行的理想。而今,他以刻苦鑽研的智慧和才幹、敢為人先的勇氣和自信、日積月累的努力和行動,成為中西方醫學交流使者,是當之無愧的中西醫結合泰鬥,創出了醫學界這一領域無可比拟的先驅之路。  

     守着工匠精神,雕琢事業一生,可以用來形容謝老。謝老的同事告訴我們,前兩年謝老又在籌劃一本書的編寫,竟然給科裡其他幾位青年老師留起了英語作業,為此他開起了英語翻譯課,不知疲倦。而那個時候,他剛剛做完白内障摘除手術。  

     在采訪謝竹藩教授前,我們就聽說他年事極高,不久前剛剛手術完,不适合長時間交談。而在我們面前的謝老,一直保持着端坐姿勢,那樣挺拔,談到中國中西醫結合的曆程時興緻極高,多次激動,這樣一幅畫面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我們深深地為老一輩醫學人的精神風骨所感動。  

     從青蔥少年到如今著作等身的中西醫結合泰鬥,從曾經的西醫内科高級醫師,到中醫理論現代化研究與對外交流的巨擘,時代變遷的浩蕩東風與謝老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交相輝映,留下一段段動人的故事,足以激勵我們青年人砥砺前行。  

     初心不改,傳承依舊。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權所有  地址:湖南省益陽市迎賓東路518号
電話:0737-6353033  郵編:4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