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分析化學領域的巨人

作者: 時間:2022-09-07 點擊數:


中科院院士 汪爾康

汪爾康,1933年出生于江蘇鎮江,分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原所長。我國電分析化學家、分析化學家。他在中國最先用極譜法研究絡合物的電極過程和均相動力學,率先在我國開展了油/水界面電化學、液上色譜電化學研究,首次提出循環電流掃描法研究油/水界面電化學,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鎮江後,汪爾康的父親是電報局的電報員,誓言不為侵略者做事,毅然離開了電報局,全家失去了經濟來源。到了入學年齡的汪爾康,因經濟困頓無法到學堂讀書。求知欲特強的汪爾康,時常到距家不遠的“鎮江立人學堂”外面,偷偷聽先生講課。汪爾康強烈的欲望、家境的貧寒,感動了“鎮江立人學堂”的教書先生,學堂決定破例允許汪爾康入學,讓他做些掃地、打水、擦桌椅等雜活的勞動,以換取旁聽資格,汪爾康終于成為了學堂一名學生。抗戰勝利後,父親恢複了工作,他憑着天賦和刻苦,考入鎮江新蘇中學初中。汪爾康未滿16歲時,就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上海滬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1952年,汪爾康大學畢業,在很多同學都留在南方的大趨勢下,年僅19歲的汪爾康,來到條件艱苦的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從此踏上60多年的科研之路。

1955年,汪爾康被派往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極譜研究所學習深造,師從著名分析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當時新興的、中國科技界少有人問津的極譜學。在當時極譜這個嶄新的領域,他立志要做出貢獻,報效祖國。1959年,汪爾康獲得了化學副博士學位,婉言謝絕了導師的再三挽留回國。回國後,汪爾康把目光聚焦在電分析儀器的研發上,開始了他攀登科學高峰的新裡程。

1982年起,汪爾康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所長。1983年當選為吉林省勞動模範。1986年被國家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稱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2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并當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權所有  地址:湖南省益陽市迎賓東路518号
電話:0737-6353033  郵編:413000